曾被指敲诈勒索多次被诉的“公关专家”,这次又被网易告了 全球速读
发布时间:2023-06-27 16:52:12 来源:赚钱技巧

“好好做个媒体人吧!”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曾被指敲诈勒索的“公关专家”张栋伟,又被告了。

6月7日,网易对自媒体“张栋伟”在多个互联网平台发布《网易,好好做个人吧》等恶意抹黑文章,向广州互联网法院正式提起诉讼,起诉其涉嫌造谣抹黑、严重误导公众、损害公司名誉等行为,目前该案已被法院正式受理。

“我们总是希望媒体人以深刻、敏锐、有洞察的作品在行业里留名,而不是在不同企业的起诉书里留名。”网易在其公开声明里称,“希望这是你的大名最后一次出现在起诉书中。”

网易声明中提到的“不同企业的起诉书”,就是科大讯飞和今日头条。

2022年1月24日,微博认证为“互联网营销专家”的微博博主“张栋伟”发博称,不知道为什么,自己莫名其妙收到字节(今日头条、抖音)的传票,准备跟字节跳动打个官司。2月17日,张栋伟又在直播中称,自己将应诉。

事实上,这已经不是张栋伟第一次被企业进行法律维权了。就在半年多前,科大讯飞刚给他发过律师函,称张栋伟在微信、今日头条、雪球网、和讯网等四十多家网络平台上发布了《低配手机卖4999,科大讯飞的翻译机是不是智商税?》,在百度百家、知乎日报、腾讯网等二十家网络平台发布《科大讯飞,还能“飞”多久?》《股价闪崩,利润靠补,科大讯飞还能飞多久?》,内容严重失实,侮辱诽谤,要求其删除文章,赔礼道歉。

当时,张栋伟也是发了一条微博,表示“很感动、不知所措”,调侃要点份麦当劳或者肯德基压压惊,显得相当淡定。不过仅仅不到一周时间,张栋伟就在微博上向科大讯飞公开道歉。

那么,究竟是什么原因,让这位“互联网营销专家”屡屡成为各大公司的维权对象,其“淡定”的资本又源自何处?梳理一下张栋伟的工作履历,或许就能找到答案。

据张栋伟亲自编辑的百度百科显示 ,张本人是从业20年的互联网人士、市场营销专家、互联网金融讲师、大学生创业导师。

除了这几个头衔外,张栋伟其实还是中文互联网最早一批IT媒体从业者。在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,张栋伟这批人可以说经历了中文互联网的草莽时代,张栋伟曾就职于那个时代一家影响力极大的IT行业媒体。

很多从业者回想那个草莽时代都会提到,当年的制度很不完善,互联网公司和关注互联网行业的媒体都处于野蛮生长时代,企业经常要面对黑公关的敲诈勒索,要么花钱买平安,要么就是负面文章动辄上网站、论坛头条。

而张栋伟就是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人。根据《时代周报》此前的公开报道,张本人也涉嫌参与过对一些互联网公司的敲诈,对象甚至不乏如今的巨头企业。此外,《时代周报》的报道还提到,张此前的同事也曾表示其做过敲诈勒索的事。

不过,草莽时代已经远去,行业的规则和秩序逐步完善,以往的这些手法已经上不了台面。张栋伟浸淫行业多年,已经转型成了市场营销专家、创业者。在《为什么要做危机公关?如何使用3C原则做危机管理?》,张栋伟就一针见血地指出: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,坏消息总是传播得更快,而消费者也更愿意“先宁信其有”。所以,张栋伟判断,原本就是市场公关部门一个很平常的工作责任安排,处理不当就会成为企业事关生死的“危机”。

通常来说,企业更倾向于和气生财,不会轻易和媒体、自媒体撕破脸,先后动用法律武器维权,可见科大讯飞和抖音也是被逼急了。这次网易也提到,行业里“抬头不见低头见”,起诉到法院也是被逼无奈。

对于企业,媒体、舆论当然可以批评和监督,正常的言论,即便到了法庭上,也会受到法律的保护。不过,法律不会保护恶意的谣言。网易在声明中就控诉张栋伟的文章中“充满了来历不明的传闻、猜测、暗示、编造”。不知道这一次,张栋伟这位老江湖,是否能如网易所说,“最后一次出现在企业的起诉书中”。

标签: